老赵今年68岁了,平时身体健朗,最近突然生了病,用老赵的话说就是“肩也痛,腿也痛,举不起胳膊,穿不上鞋子,连翻身起床都很困难”。这可急坏了老赵,医院。
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病区,医生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针对老赵的病情给出了诊断:风湿性多肌痛,给予抗风湿治疗。一周后,老赵颈肩腰腿疼痛明显减轻。初步治疗有效后,医生给老赵制定了下一步的服药、复诊计划。
那么,什么是风湿性多肌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是一种风湿免疫病,以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伴有发热、血沉升高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加,女性多于男性。
风湿性多肌痛主要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举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难)、常伴关节疼痛、发热及体重减低。疼痛常于短时间内逐渐加重,血液化验血沉显著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阴性。
风湿性多肌痛的病因?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仍然不甚清楚。许多研究认为,风湿性多肌痛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体内自身免疫、内分泌和氧化性应激也与起病相关。吸烟、饮酒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什么情况下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
由于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率较低,人们对于此病的警觉性较低,患者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科室疾病,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以及脑梗塞后遗症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呢?
老年人如果出现多个部位肌肉关节疼痛,尤其是有肩背部、髋部等部位肌肉疼痛以及难以解释的发热、血沉升高的话就要怀疑这种疾病,医院就诊。
风湿性多肌痛的鉴别
本病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等其它风湿病有所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化验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多为阳性,同时受累关节在超声或磁共振下可见滑膜炎症。
多发性肌炎表现为颈肌、四肢近端肌无力。体格检查见四肢近端肌压痛,肌力下降,化验可见肌酶升高,肌电图见肌源性损害。
风湿性多肌痛的患者有些还会合并巨细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可导致头痛、视物模糊及颌部或手臂疼痛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血管,引起颞部(前额两侧)的头痛,并可出现视物模糊、发热、疲倦感、体重减轻等。
在一些肿瘤患者可出现风湿性多肌痛表现,但症状多不典型。在诊断风湿性多肌痛时需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尤其是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人群,更应警惕肿瘤的发生。
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药物,激素疗效不佳或激素减停困难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值得注意的是激素减量过早、过快或停药过早,可导致病情复燃或复发,通常维持治疗时间2年左右。
来源:医院
END
编辑:杨蕾赵国栋
审核:梁媛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