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痛经,警惕子宫腺肌症!
月经期腹痛(简称痛经)在女性朋友中太常见了,不是疼痛难以耐受,医院就诊。她们中的多数人会采用比如多穿衣服保暖、喝红糖水、下腹敷热水袋、卧床或吃止痛药(如元胡止痛片、克感敏片、芬必得胶囊)等方法来缓解疼痛。有些朋友的痛经症状确实会得到缓解,但是也有一些腹痛症状不但不会缓解,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渐进性加重,这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腹痛是子宫腺肌症引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子宫腺肌症”。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许多女性朋友并不了解子宫腺肌症,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如卵巢巧克力囊肿,顾名思义就是应该生长在子宫体腔内的内膜种植到了其他的部位引起的疾病,当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侵入生长到子宫肌层里,并随着月经周期进行性增大引起的疾病就是子宫腺肌症。多数患者检查发现子宫体积均匀增大,饱满,压痛。
?子宫腺肌症有哪些临床症状??
日常就诊的患者多数以“月经期腹痛、月经异常”为主诉。该病多见于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出现继发性、渐进性加重的经期腹痛,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干净。部分月经异常的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究其原因是生长在肌层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影响经期子宫的收缩性,且增大的子宫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进而导致经量增多。
⊙子宫腺肌症如何诊断?⊙
首先是要结合病史,出现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经期腹痛,并伴有月经的异常改变。其次要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如B超检查提示:①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轮廓尚清晰。②子宫内膜线可无改变,或稍弯曲。③子宫切面回声不均匀,有时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MRI检查提示: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强回声外,环绕一低强带信号,>5mm厚度的不均匀的回声带为子宫腺肌病的典型影像,月经前后对比检查,图像发生变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CA检查提示:会引起CA升高,值一般小于mIU/ml。再次为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体积增大,饱满,质地变硬,压痛等。
★子宫腺肌症如何治疗?★
这是广大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很遗憾的告诉大家,目前尚没有根治该病的特效药物,我们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或近绝经期患者可采用丹那唑、孕三烯酮或达菲林等药物治疗,均可以缓解症状,但是用药有副作用,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对于年轻或者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以尝试病灶挖除术,但是术后仍有复发的风险,一般术后也需要用药巩固治疗;也可以采用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对于痛经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平时应该怎样预防??
目前子宫腺肌症发生原因不是非常清楚,我们只能从常见原因推测进行预防。(1)月经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妇科手术和宫腔操作,如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一定要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如果经血未净时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可能。(2)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机会,采取避孕措施,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术,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3)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禁止性生活、盆浴。
通过上面简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子宫腺肌症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次提醒广大女性朋友需要注意啦,如果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经期腹痛,常规处理不能缓解,并且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就要高度警惕腺肌症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