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肌痛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像征象飘雪征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治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2010.html

“飘雪征”又称“梅点征”,“雪花征”,是子宫腺肌症特有的征象,MRI显示T2WI及脂肪抑制成像上可见结合带增厚,并且大于12mm,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片状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影,呈“飘雪征”,散在斑片状高信号病理上反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内膜岛),异位的腺体囊性扩张(内膜囊肿)或出血灶,当异位内膜组织出血时,T1WI上也表现为高信号。大片状低信号为过度增生的平滑肌纤维。

患者50岁,重度痛经、月经量增多1年余.矢状位T2WI(A)和横断位T2WI抑脂(B)显示子宫不均匀增大,后壁见境界不清的低信号肿块,内见多发点状、小片状高信号;横断位T1WI抑脂(C)显示子宫内点片状低信号,未见高信号灶;矢状位增强(D)显示肿块明显强化,与正常肌层强化一致,境界不清,T2WI高信号灶未见明显强化.病理为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异位到肌层并伴有周围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其发生率约为5%~21%,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至40~49岁达高峰32%。然而临床上约3%~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他则主要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不育以及月经量过多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AM的术前诊断率仅为2%~26%。

诊断标准

在20世纪90年代,文献报道结合带的正常上限为2~5mm。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小厚度存在争议(5~12mm)。现结合带厚度<8mm被认为是正常的,结合带厚度>12mm作为诊断标准最可靠。对于结合带厚度介于10~12mm,应结合病史综合判断。当T1WI上发现有散在点状高信号时,高度提示子宫腺肌症。

月明人依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