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肌痛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个信号提醒你补维生素D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援助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5.html

维他命D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补充的营养素,它对慢性疼痛有帮助。

如果你常常全身疼痛,但又找不出原因,就可以合理怀疑是维他命D摄取不足。建议你去测量血中维他命D浓度。国外很多大型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疼痛患者都有维他命D缺乏的问题。

在愈来愈多研究数据支持下,我们了解若长期缺乏维他命D,往往会引起骨骼以外的问题,如慢性疼痛、纤维肌痛症等等。研究发现,维他命D缺乏是慢性疼痛的危险因子,事实上几乎每个细胞都有维他命D的接收器,身体很多功能运作都有它参与的身影,特别是抑制发炎的功能。血中维他命D浓度不足,就无法抑制身体的发炎,而身体一旦开始发炎,长期下来就会百病丛生。

维生素D对身体免疫来讲是非常地重要,我们如何判断自己需要补充维D?

01

四类人容易缺维D

维生素D虽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但阳光照射并非它的唯一来源。它在动物性食物中的含量也较多,但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

维生素D缺乏主要发生在受日光照射不足、缺少食物来源的人群中,尤以婴幼儿、家庭妇女、老年人多见。此外,胃肠道疾病、肝病、肾病等都能引起维生素D缺乏。

具体来说,以下4类群体要警惕维生素D缺乏:

在家中或养老院里长期足不出户的老年人;

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室内的白领职员;

昼伏夜出的夜班人员;

不爱出门的宅男宅女。

02

七个信号提醒你补维D

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刊出波士顿大学医学教授迈克尔·霍里克博士总结出的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7个信号。

骨头疼痛

缺乏维生素D的成年人,更容易发生骨骼和肌肉疼痛,冬天尤其如此。

心情抑郁

维生素D可改善神经递质5-羟色胺水平,进而改善心情。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可大大降低抑郁症发病几率。

年龄超过50

美国癌症协会表示,年纪越大,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就越弱。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相对更多,晒太阳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更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

超重或肥胖 

身体脂肪过多会降低血液维生素D水平。其原因是维生素D具有脂溶性特点,身体脂肪越多,就越容易被“稀释”。超重或肥胖人群,可能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

深色皮肤 

多项研究表明,皮肤色素是自然防晒霜。涂抹防晒指数为30的防晒霜会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97%。皮肤黝黑的人晒太阳时间需要增加10倍才可获得与白色皮肤人群相同的维生素D。

头部爱出汗

头部爱出汗是维生素D缺乏的典型症状。

出现肠道问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克罗恩氏病以及腹腔或肠炎,会影响脂肪吸收,因而更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03

两招补足维生素D

常吃富含维D的食物

蛋*、干香菇、沙丁鱼、金枪鱼、野生三文鱼,都是富含大量维D的食物。

鱼肝油是摄取维生素D最迅速、最简单的方法之一,鱼肝油还能提供维生素A,有助保护免疫力和心脏、眼睛的健康。

除此之外,奶酪、肝脏、谷物、奶制品、豆奶等,都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

学会每天晒足太阳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们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

老年人可以在早上10点前及下午4点后晒太阳。边晒边走动,每天晒1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中青年人身体新陈代谢较强,钙质流失较快。可选择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在户外阳光下活动,每天晒1~2小时为宜。

处在身体成长发育关键期的少儿,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维生素D,要多晒太阳辅助身体吸收钙。但最好避开正午12点至下午4点的阳光,其余时间都可以让他们在阳光下玩耍。

温馨提示

体弱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量力而行,不能晒太久。婴幼儿皮肤娇嫩,也要特别注意避开紫外线高峰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