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4月8日12时至9日8时
广州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4月8日12时至9日8时,我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分别为:
病例1,男,7岁,家住白云区三元里大道。4月8日,在学校例行核酸检测中结果异常,重采复核阳性。
病例2,男,41岁,现住天河区员村街。4月8日上午出现头痛、喉咙痛、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下午前往中山六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阳性,重采复核阳性。
以上2名病例目前均已收治在广州医院治疗,病情稳定。
广州疾控:封控区域内可能已经发生社区传播
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初步的流调显示,上述两例阳性个案都与白云区棠景街存在关联,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是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分支),与广东省内检测的毒株同源性不高,提示可能是一条新的传播来源。
“我们初步研判,在这个封控区域内可能已经发生了社区传播,并存在向广州其他区域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白云区棠景街人口基数多、人口密度大,并且这一带的人员跨区活动是比较频繁的,疫情后续传播风险极大、防控难度也极大。”张周斌表示,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的特点,我们目前面临的防控形势将比去年德尔塔变异株本土疫情更为严峻。因此,希望市民朋友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配合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
彻夜排查密接、次密和重点人群
甄别相关重点场所25个
发现疫情后,省市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设现场指挥部,扁平化运作,各应急专班、小组等第一时间投入一线,连夜开展流调溯源、划分管控区域、落实重点场所管控、开展核酸筛查,彻夜排查密接、次密和重点人群。
截至今晨8时,共甄别密接人、次密接人;对名重点人员全部赋“黄码”,并发送短信提醒。根据病例活动轨迹及流调情况,甄别相关重点场所25个。
白云区一地列为中风险地区
全市部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针对疫情涉及的重点场所和管控区域,全市共开设个核酸采样点、采样单元,名医护人员实施社区人群核酸筛查。4月8日18时至9日8时,全市共采样.5万份。
在病例住家、工作场所等采集环境样本份,其中5份阳性均在病例家中发现,其余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流调溯源情况,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将白云区三元里大道号鸿盈汇大厦列为中风险地区,同时发布第32号通告,在全市部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封控区:三元里大道号、号、号。严格执行“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
管控区:为以下道路所围区域,黄石西路—黄石东路—云城西路—齐富路—云城东路—金信路—大金钟路—广园中路—下塘西路—童心路—京广铁路—环城高速—西槎路—石槎路。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
防范区:越秀区矿泉街道、流花街道、登峰街道除划入管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白云区除封控、管控区域外的其他全部区域。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措施,区域里暂停堂食,密闭场所暂停营业。
关于天河区员村街道部分区域疫情
分级分类防控的通告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实施精准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自年4月9日起,天河区在员村街道部分区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封控区:员村二横路11号大院小区24栋、25栋划定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封控区内人员实行名单管理,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二、管控区:员村二横路11号大院小区22栋、23栋、47栋、48栋、49栋、50栋、51栋、52栋划定为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管控区内人员凭出行色卡在规定时间内出行,确保错峰外出购置生活物资、领取快递以及接受核酸检测等。
三、防范区:东至中山六院院区,北至都市兰亭小区北面,西至万芳园大街,南至11号大院小区南面围墙划定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措施。防范区内人员非必要不离开,如因就医、特定公务等确需出入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上区域疫情防控措施,将依据疫情进展、防控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请区域内市民群众配合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