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发布
强调不要多种药混着吃
本报记者董超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的减弱,其症状已与流感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很多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开启了居家治疗和康复之路。
为帮助和指导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内容涉及居家康复须知、生活注意事项、诊疗事项、抗原检测等。
同时也强调不要多种药混在一起吃,因为各种药物也有副作用的风险,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当你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自测核酸抗原阳性时,请不要惊慌,新冠病毒并不可怕。
1
奥密克戎不同分支
传染性和致病力无本质差别
新冠病毒的传播力是强了,但是它的毒力明显减弱。与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专家建议,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BA.5.2在我国31个省流行,BF.7在我国24个省流行。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那么,北京与广州主要流行的这两个变异株,从临床医学角度来说有何不同?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奥密克戎不同分支致病力没有区别,公众不必过分担心。童朝晖表示,从致病力上也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百分之九十几都在上呼吸道,所以引起的是上呼吸道的症状。至于说有人会发烧明显一点,有人会咳嗽明显一点,有人会嗓子不舒服明显一点,这只是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样。如果说我免疫力很好,抵抗力很强,我即便是阳性,我表现出的还是一个无症状,这个还是因人而异,跟他自身的免疫力,跟他的年龄,跟他的基础疾病有关系,并不代表是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有改变。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病毒的变异很正常,像BA.4、BA.5就是从BA.2变过来的,BF.7又是从BA.4和BA.5变过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个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的,其实它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是不会有本质改变的。2
奥密克戎毒株
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对于大多数人关心的后遗症问题,12月9日,在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他强调,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至10天完全恢复。在谈到新冠是否引发后遗症的问题,钟南山说,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他引用的一项纳入名新冠患者,包括野生型、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与德尔塔毒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包括味觉/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在内的症状概率均有减少,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钟南山表示,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一些新冠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我们不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并不可怕,因此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并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3
大部分人
长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复感染
即便是“阳”了也不是只有坏处。钟南山表示,据国外资料显示,一旦感染过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还应该做好防护。钟南山表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需要加强。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弱势群体,不能再传染给他们。要更加注意佩戴口罩以及最常规的保持距离、减少公众集会等。针对一些地方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钟南山建议,要根据个人情况分类处置。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感染新冠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种情况要与医务人员密切联系,一旦有医院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同时,要注意佩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用抗原试纸隔一两天进行测试,如果第三天病情还是很厉害,就应该及时就医。4
接种疫苗
是保护脆弱群体最好的手段
疫苗仍然是保护我们最有效的屏障。12月12日,张文宏所在的医院感染科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