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报道,痛经是最正常的妇科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16.8%-81%,相当于每10个女孩里就有2-8个痛经。
关于痛经的表现,每个人也不太一样:有人只是轻微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而有的人痛经会寸步难行,必须卧床休息才能缓解。
还有一些女孩形容自己痛经的程度是“死去活来”,甚至疼到在网上咨询“能否切除子宫”了。
其实,想要对付痛经,女孩子不需要做那么大的“牺牲”,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来!痛经女孩请往下看!
搞清痛经的发生原因及分型
在想要对付痛经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自己的痛经属于哪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痛经有不同应对方法,这跟看病是一个道理,总不能都不清楚病因就一顿乱开药吧。
首先痛经的时机很重要,因为痛经分为没有病变的(原发性)与有病变的(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并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发生率占36.06%,在青少年痛经中占比高达50~90%,一般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发病,主要与分泌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有关,是子宫痉挛性收缩引起的子宫缺血导致的。
这种类型的痛经通常表现为月经第一天疼痛最为剧烈。简单理解,就是没啥病,都怪月经期子宫的生理变化。(它就是纯粹的疼,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开始于初潮或其后1~2年的痛经不等于原发性痛经,还要排除器质性疾病。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通常是器质性盆腔疾病的后果。
如果先前没有痛经的症状,最近突然疼了,那么就要注意了。继发性痛经常与许多妇科疾病有关,剧烈痛经的女性中,相当一部分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这种痛经需要积极治疗,长期拖延不仅可能加剧疼痛,还可能导致不孕。
多喝热水,少吃冰
大多数人痛经是因为来月经时,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缩宫素、加压素等物质含量会增高,于是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子宫内血管,造成子宫短暂供血不足导致的。
因此,少吃生冷食物、多喝热水、注意腹部保暖以及泡脚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改善子宫缺血缓解疼痛。
但是!!!
以上几招在这之中起到的只是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热水”只针对不严重的痛经有缓解效果,如果你严重痛经,劝你还是不要指望了。
忍不了,就吃止痛药
大部分的痛经是原发性的。目前认为,这种痛经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过多。
据研究,痛经女性的经血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痛经女性。
它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和血管痉挛,让子宫处在一个缺血缺氧的状态。
痛经时常吃的止痛药「非甾(zāi)体类抗炎药」,就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分泌,从源头上缓解疼痛问题。
前列腺素需要在「环氧化酶」(COX)的作用下才能生成,而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酶的活性起作用。
它就像像在外征战的士兵,帮大脑平息外乱:
(来源:丁香较真)
它在前线埋头苦干,不会让大脑有什么欣快感,产生离不开的感觉,所以也没什么成瘾性。(姐妹们放心吃!)
(来源:丁香较真)
这类药物主要有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乙酰氨基酚也常一起提及,它也叫扑热息痛,但因为没什么抗炎作用被逐出非甾体抗炎药编制了,但是作用机制类似。
其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较常用于痛经的,至于阿司匹林,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用了,会有血崩的风险。
别耽误,医院
最后来说继发性痛经。
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前没有过,近期突然开始疼,甚至疼得越来越厉害。首先要做医院、明确病因。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感染、子宫肌瘤等都可能导致痛经,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为首要原因。
不管是哪种,医院!
最后,其实关于月经没有写进来的知识还有很多,身为女性,各位一定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科学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盲目地遵从一些“土方子”。
男性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痛经,但也希望你们在看过这篇以后,能够对女生们每个月那几天在经历什么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