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肌痛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频繁接触鸟禽需警惕鹦鹉热
TUhjnbcbe - 2025/5/12 16:57:00

「本文来源:三江都市报」

事件回顾

“乏力,发热,胸闷久治不愈,居然与看别人杀鸭有关?”近日,浙江的耿大姐(化名),在10天前看人宰杀鸭子后出现了全身乏力,甚至不能走路,出现剧烈干咳,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2℃的症状。经检查,并结合活禽暴露史,确诊为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为鸟疫,由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鸟类及鸭等禽类传染给人。最初发现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乐山市疾控中心提醒,近年国外相关文献报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需要引起大家警惕。

何为鹦鹉热?

记者从乐山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为高热、寒战、剧烈头痛、肌痛、干咳、呼吸困难和胃肠道反应,易严重者危及生命等。一般认为,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而接触带菌鸟或禽类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则可经有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四环素类,次选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对鹦鹉热衣原体有效,但疗效可能远不如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治疗疗程至少10-14天,延长疗程至2-3周可减少复发。

如何预防鹦鹉热?

作为普通人,该如何预防鹦鹉热呢?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接触禽鸟后要彻底洗净双手;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尽快找医生诊治。

而对于家禽类相关职业人群、打算或者已经饲养了宠物鸟的人士,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持牌动物售卖商购买禽鸟,切勿购买来历可疑或不明的宠物。

2、如家中有多个鸟笼,置放时应注意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鸟笼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

3、清洁鸟笼或处理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羽毛尘时,需戴上手套和外科口罩。

4、在清洁受污染的物件之前,应该使用水或消毒剂润湿表面,避免干扫或使用吸尘机/高压水枪,以尽量减少羽毛、尘埃和粪便的飞扬。

5、彻底用洗涤剂擦洗,去除所有粪便,然后消毒和用水冲洗所有物品。

6、在接触鸟类或其粪便后,要用清水和皂液彻底洗手。

7、避免将禽鸟置放在过度挤逼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

8、隔离和尽快将带病禽鸟带到兽医处治疗。

9、避免与带病禽鸟有亲密接触。

10、职业高风险人群(包括禽类贩卖和屠宰人员),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除尽快就医外,应告知临床医生其特殊职业接触史。

记者戴余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频繁接触鸟禽需警惕鹦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