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身疾病。作为纤维肌痛患者,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心身同治”模式的重要性,多一条思路,多一种方法,多一份健康!有这样一个问题引人深思:生病之后应该先搞清发病原因还是先治疗,人们对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先搞清发病原因才能更好的针对治疗,有的认为都生病了还想那么多干嘛,先治疗要紧,而另一部分则认为两者同样重要。
这个问题倒推延伸到纤维肌痛,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确诊之后医生大多会为患者开含有抗抑郁药物的处方呢?其实,大多纤维肌痛患者除了遭受生理上的疼痛,其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忽视。因此,“心身同治”成为专科医生对纤维肌痛患者进行针对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说到纤维肌痛的“心身同治”,我们自然绕不开“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这两个医学概念。
广义的心身医学指主要研究复杂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等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因素导致的以心理为中介所引发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失调。心身医学属于整合医学,它并不单指一个学科,而是强调医学的各科都应该从心和身两个方面去研讨的一种模式。
同理,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性障碍;
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调资料。但国内资料显示,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而在心身医学尚未得到较高重视的今天,在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前提下,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